|
摘要:在楼市调控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城市商品房销售遇冷,作为楼市下游产业链的家居建材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以前单日销售额超过2000元的建材门市,现在一天只能卖几百元的货。两天来,记者走访我市主城几大建材市场了解到,近半年来,一些实力较弱的中小型经销商开始逐渐关店,有的是为缩减经营规模,有的则干脆退出了市场。
分析
行业高度饱和洗牌是必然趋势
近几年,重庆建材行业的新成员越来越多,行业已经处于高度饱和的状态。而布局密度较高、区域发展失衡,是目前国内建材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全市主要建材市场已超过20家,其他小型建材市场也与日俱增。业内人士称,前几年楼市发展较快,下游产业市场逐渐繁荣,各行各业的生意人都涌入建材市场掘金,造成市场高度饱和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行业洗牌是必然的,楼市调控只是加快了本轮洗牌的速度。
市建筑装饰协会副秘书长、家居委员会主任周龙麟告诉记者,目前暂时无法统计近段时间我市关店歇业的建材门市数量,但可以肯定的是,资金实力较弱的商家,在盘整期间将最先受到影响。一开始,他们或会依靠关闭部分门店减轻资金压力,但一段时间后,挺不过洗牌期的商家就会被淘汰出局。
周龙麟分析,受楼市调控的影响,部分有刚性需求的购房者目前仍在观望期,当这部分人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时,建材行业或迎来转机,预计这个时间点或在今年二季度。
应对
调整经营思路经销商欲抱团过冬
靠关闭部分门店、暂时歇业缓解资金压力,是当下大多数建材门市老板的选择。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在减少部分门市数量的同时,商家还可通过调整代理品牌、增开网店或抱团经营等方式突围。比如对目前代理的品牌进行市场分析,暂时放弃代理一些业绩较差的品牌;自己经营网店,将关闭的门店业务转移至网上进行销售。
“我们几个关系好的兄弟伙,准备将门市合并起来做。”龙溪建材市场一老板告诉记者,他和几个关系较好的经销商商量,准备以“合伙入股”的方式来渡过目前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