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周详是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州基地)负责人之一。这位出生在照明世家、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子物理学专业从1994年起先后在外企、民企及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照明研发和管理的科研专家,是我国照明产业科研队伍中一员经验丰富、视野开阔的“老将”。
周详是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州基地)负责人之一。这位出生在照明世家、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子物理学专业从1994年起先后在外企、民企及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照明研发和管理的科研专家,是我国照明产业科研队伍中一员经验丰富、视野开阔的“老将”。
周详的工作历程可以说是近10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环境变化的一个缩影。1994年,周详通过重重考核脱颖而出,获得了进入知名企业飞利浦照明工作 的机会。“那时外企在科研模式、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等多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到国外发展或者去国际大公司工作成了当时很多青年科研人员的选择。”周详 说。
2007年,周详离开飞利浦,选择到民营企业雷士照明工作。借力各项支持,他仅用4年时间就在上海组建了一支60人规模、涵盖传统照明和LED 照明的高端研发队伍。率领这支精锐团队取得多项科研佳绩的周详第一次感受到了不同于在外企从事科研的成就感与荣誉感。这次成功“跳槽”也让周详感触颇 深:“10年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逐步成为我国民营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培育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强化与国家 整个创新体制的发展密不可分。”
2011年年底,周详再次面临选择:是继续留在待遇丰厚、地位稳固的雷士照明,还是参与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筹建并负责其常州基 地运营。周详选择了后者,而这意味着他又得从头开始。这次选择源于周详一腔如火的科研热情,更源自他对未来照明产业走向的敏锐洞察和深刻认知:“照明行业 以前是个并不起眼的行业,被很多人视为没有技术含量的‘做灯泡的’。而随着产业壮大和技术成熟,随着人们对照明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半导体照明正逐步超越 传统照明,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照明领域的科研空间肯定会越来越大。”
很少有周末能休息、几乎每晚工作到12点以后、成了多条飞机和高铁线路的常客……周详对这种高强度工作乐此不疲。在周详及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 这个国内第一个照明行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个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依托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初具规模,吸引了多名高层次海外人才和国内专家参与, 不少项目和技术正在全力推进,技术为产业服务的精神愈加凸显。
“实验室在试验设备、人员水平、体制建设等多方面都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国际一流水平。有这样的科研环境,我倍感骄傲,也充满了奋斗的动力。”从外企到民企再到国家科研机构,周详完成了从个人到行业再到国家的职业嬗变。